学术论文的泡沫化,和房地产的泡沫化一样严重。认真去看的话,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个人觉得90%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是废纸一堆,是自说自话。 从前大家说”不发表则完蛋“(Publish or Perish)。我们看到的现实是Publish and Perish。也就是大家发表了(publish),然后这些论文就完蛋了,perish在垃圾桶里,读者不会去看。
有人说美国也这样,也要交版面费,只不过我自己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我所在的教育技术圈子里,发的几篇小文,稿费是没有,可是没人让交过钱。我不知道其它学科怎样,或许一样存在这个问题,看来大环境是一方面,根本上说,还是评估体系的小环境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个市场的存在呢?还是平衡记分卡发明人的那句老话,衡量什么就会得到什么(You get what you measure.)利益驱动。在美国,也有职称和终身教授评选的驱动。不过美国好刊物都说叫“同行评估”,机制比较合理些,腐败的机会相对比较少,所以问题还不是太严重。
文科最大的学术机构之一,”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近年一直倡议将学术评估多元化。早在2006年底,该协会就发布了一项关于终身教授评选和提升的报告,并组成了学术评估改革的专门小组。评估改革报告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是打破“学术论文”的垄断地位:
“业内总体来说,必须反思专题学术论文(monograph)的大一统地位,鼓励学术散文(scholarly essay),用多元渠道评选终身教授,还需利用学术成果组合的方式, 以拓展对于学术水平的认识。”(The profession as a whole should develop a more capacious conception of scholarship by rethinking the dominance of the monograph, promoting the scholarly essay, establishing multiple pathways to tenure, and using scholarly portfolios. )
另外,该协会还鼓励考量教师通过新媒体(如网络)发表的文章。无独有偶,论文学术规范的发布者之一、美国心理学会学术规范 “APA Style” 最新的第六版中,就有大量网络图书、刊物、文章等资料的类别,博客和播客,都已经成为被引用的类别了,如:7.11.74 Message Posted to a newsgroup, online forum or discussion group (发表在新闻组,网络论坛的帖子)、7.11.75 Message posted to an electronic mailing list (发表在电子邮件组的信息)、7.11.76 Blog Post (博客条目)7.11.77 Video blog post (视频博客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