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3月号的《童大》我的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AK47 时间: 04-2-29 14:37
标题: 关于3月号的《童大》我的看法
本以为在邳州买不到《童大》了,可昨天偶然在书店发现了几本3月号的。欣喜若狂,在柜台上排出三文大钱,持书返家。回到家,一边听《海阔天空》一边看《童大》。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我非常气愤:
郑渊洁点评:......接触什么人很重要,尤其是孩子。看到很多家长不遗余力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不如想办法让孩子和货真价实的成功人士相处哪怕一小时,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终身效果。为什么没人开办一家“成功人士金桥公司”,专门根据家长的要求像点播歌曲那样安排成功人士有偿和孩子见面一小时,保准生意火爆。......
这期的《罗克》不是有一篇《误人子弟》吗?我看这句话纯粹是误人子弟。要是全世界人都这样培养孩子,下一代恐怕就没有成功人士了。一向鄙视所谓“成功范例”的郑渊洁,一向鄙视应试教育的郑渊洁会说这种话?
“页脚吧台”的网友中,有在日本留学的,有在欧洲转了一圈的,有读博士后的,有53岁的,有在国家滑冰队的。我敢说,网上真正关心老郑的就是这三个论坛上的几百人,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冒出来这么多“来历非凡”的人物?更值得怀疑的是,绝大多数网友都用真名,只有那个国家滑冰队的用“美人鱼”这个网名。这些人很可能是杂志社捏造出来的。其中还有“潘亮”和“杨鹏”,那个“潘亮”说:“听说秦始皇老家在我们甘肃礼县”......
不过,插图由“新闻联播”变成了“画说郑渊洁”也算一点进步吧。
凭着这样的杂志社这样的老郑,有生之年我还能不能看到《仇象》《谜图》《反动人》? 也许,杂志社和老郑也受到很大的压力,也身不由己。我除了说“世态炎凉”说不出别的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作者: 怪才墨雨 时间: 04-2-29 14:39
其实重名是可能的。。
但是看了那个点评我确实很气愤。
作者: ★镜子影子 时间: 04-2-29 14:55
说句真话
以前我就不同意郑的一些观点
作者: 雨伊云 时间: 04-2-29 15:07
总觉得53岁的那个不可信
作者: AK47 时间: 04-2-29 15:23
我觉得全不可信。
作者: AK47 时间: 04-2-29 16:52
其实,我也偏激了。
驴最没出息:这不是在学什么“成功范例”
而是让“货真价实的成功人士”从谈吐上从性格上从思想上从好的方面去影响孩子
让他能更健康地成长或者得到一些启示
——影响,而不是照搬别人的经历
我发现好多读者都有一个误区
看书的时候理解东西太绝对化
作者批判和反对的是某种现象和某些人
而不是去全面否定某个事物
AK47:
我觉得,成功人士的方法只适用于他自己,不是通用的。书店里有数不清的成功心理学书籍,但读者又有多少成功的?再说了,如果是真的成功经验,给多少钱才卖?这段点评真的是老郑写的吗?我还怀疑着呢。
驴最没出息:你说的没错
每个人的经历只适合他自己
不可能通用
这么说吧
老郑算成功人士了吧?
你看了这么多他的作品也算间接和他相处了吧
那你是受他思想和谈吐的影响了还是打算要学他的成功经历?
这是两码事
别搞混了
小帆船:唉,你那么理解当然会气愤。
跟货真价值成功人士相处一个小时,这个语义很广泛吧?这一个小时中,并不是让成功人士向孩子传授经验,也不一定非要让孩子跟着那个成功人士学。
我觉得应该是让孩子感受一下成功人士的那种精神气度等等。
同样一句话,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你不要偏偏往惹你生气的那一种上想嘛。
我要是老郑,现在干脆消失得彻彻底底,不要一露面总会惹人生气。
读者也不要总带着一股气去看老郑,觉得现在的童话大王无聊,干脆不买不看得了,别花钱找气受哟。
作者: AK47 时间: 04-2-29 16:54
我现在买《童话大王》只是一种习惯而已,不想得到什么乐趣,也不在乎那3块钱。心里总是放不下那样一种“惯性”吧。可能很多读者也和我的心情一样。
作者: 可乐无限 时间: 04-2-29 17:11
标题: 关于3月号的《童大》我的看法
对于“页脚吧台”,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下
现在“页脚吧台”的主要来源是书友会,而书友会作为一个网络注册单位,怎么可能大家都用真名注册呢?至少我在老郑作品评论中看到的署名中,很多都不是真名。
想来,书友会开张的当日中午,我就汇款邮购了书。相信这个速度绝对可以拿到前五名。但是当我收到会员卡时,我发现居然是第51号。这不能不让我疑惑和猜测——前五十号都是事先预留好的“托儿”,比如杂志社联系了某个小学的某个班级的50名同学,送给他们《童话大王》和会员卡,然后让他们写页脚吧台和给皮皮鲁的信,而这些同学留真名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当然,只是猜测。
作者: 暗河魅影 时间: 04-2-29 17:38
AK47确实偏激了些
其实老郑我们不是很了解吗?他所说的这段话也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所谓的成功经验,只是说接触一些气度不凡的人对孩子有好处。只不过是为了说明孟母三迁而已。别把老郑的话太当真。他所重视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手段。他只是说现在的家长不应该这么做而已。似乎我们太在乎他的意思了。反倒误解了。
作者: 成就明天 时间: 04-2-29 18:07
?
我觉得这段话不错呀~
孩子在成功人士身边和在那种街头小市民身边长大,结果绝对是不一样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作者: 自焚的驴 时间: 04-2-29 18:15
和成功人士相处受成功人士的熏陶和影响
精神上思想上乃至谈吐和处世方法
这和照搬成功人士的经历硬往自己身上套有着本质的不同
老郑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
真不知道你们生什么气
怎么你们现在看到老郑就有气?
失望……
作者: 自焚的驴 时间: 04-2-29 18:36
老郑有两个观点
第一个就是以前说的成功人士的经历未必适合所有人仅供参考(甚至连参考都不需要)
更不必当作范本来学习
第二个就是点评中提到的
一个人的成长和他生长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和成功人士相处跟和无赖地痞相处绝对不一样
与前者相处
你在精神思想谈吐甚至是处世方法等等各方面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反之亦然
这两种观点讲的根本不是一码事
谈不上有任何的冲突和矛盾
不知道你们生的哪门子气
既然看到老郑就来气
那还不如不看
作者: 蛐蛐 时间: 04-2-29 18:51
也许老郑说的是反话也不一定~
作者: LKVV 时间: 04-2-29 19:15
成功者的成功经历固然没什么值得可学~
比如你发现比尔盖茨是玩电脑发财的
于是你学习他
也去玩电脑
可是你不是这块料
自然
你会一事无成
但是
成功者的在奋斗历程中的精神与方法
却是值得学习的
比如
你可以学习比尔盖茨对传统教育的蔑视
你可以学习比尔盖茨对市场需求敏感的预见能力
你可以学习比尔盖茨对事业的执着精神
与成功者交谈~
成功者不会傻到让你按照他的路子去发展
比如郑渊洁与你交谈时绝对不会说
你啊
写一篇<<白白在撒谎岛>>
去发表~
啊~
然后再去创办一本<<童话皇帝>>
啊~~
然后你就成功了
成名了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郑渊洁与你交谈
告诉你的
肯定只是些在他通往成功历程中最最宝贵的经验
比如诚实,执着,别出心裁,曲径通幽等等
另外,对于页脚那些人名和评论的问题
我没有什么证据
不能说那些评论全真的
但是我敢说
不会全是假的
比如上期里的陈通
就是快乐一点点~
作者: 自焚的驴 时间: 04-2-29 21:37
以下是引用可乐无限在2004-2-29 17:11:58的发言:
对于“页脚吧台”,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下
现在“页脚吧台”的主要来源是书友会,而书友会作为一个网络注册单位,怎么可能大家都用真名注册呢?至少我在老郑作品评论中看到的署名中,很多都不是真名。
想来,书友会开张的当日中午,我就汇款邮购了书。相信这个速度绝对可以拿到前五名。但是当我收到会员卡时,我发现居然是第51号。这不能不让我疑惑和猜测——前五十号都是事先预留好的“托儿”,比如杂志社联系了某个小学的某个班级的50名同学,送给他们《童话大王》和会员卡,然后让他们写页脚吧台和给皮皮鲁的信,而这些同学留真名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当然,只是猜测。
你得考虑有很多比徐州离杂志社(出版社?)更近的城市。也许有很多人都是在“第一时间”就汇款了。
作者: 可乐无限 时间: 04-2-29 22:19
现在汇款不像过去,几乎当时就可以到帐。就算有人捷足先登,50个也太多了。
要知道,一个刚刚开张的网站(书友会)是不会那么快被那么多人发现的。
我们这些经常上网的,能在当天就发现书友会开张,应当说我们是最快的。如果有人比我快,肯定有大部分是咱们这帮子人。可到目前还没出现过比我还要靠前的号码。
所以我怀疑。
当然,还有其他的各种可能。比如51号就是底线,或50号以前都被亚旗的朋友抢去了什么的。
作者: 自焚的驴 时间: 04-2-29 22:59
50号之前的说不定都是送朋友的。
我觉得这个推论比较合理。
作者: 王若凡 时间: 04-3-2 13:25
可乐去的时候问一下不就知道了
欢迎光临 (http://www.tonghua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