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 年轻的他因此骄傲自满,每天饮酒作乐,不但不处理国家大事。 不准大臣劝阻,如果有人不听他的话、或是违反他的规定,就会受到死刑的处罚。 就这样过了三年,国家政治混乱,邻近的魏国也常派兵攻打。 大臣们对国家的安危很担心,却又不敢提出劝告。 大夫淳于髡故意对他说:“宫中有一只大鸟,三年来都不飞不叫,大王知道这是甚么鸟吗?” 聪明的齐王一听就明白淳于髡的用意。 他说:“这只鸟不是普通的鸟,平时不飞不叫,但只要一飞直往上冲,一鸣叫声惊人。” 齐王还出兵反击魏国的侵略,使魏国割地求和。 后来其它国家都很害怕,不敢再来侵犯,从此齐国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生活。 【成语寓意】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另有典故“一鸣惊人”出自战国时代的齐国,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